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建筑涂料

为灾区群众建"家"遮风挡雨 上海紧急动员加快帐篷和过渡安置房生产

时间:2008-12-05 13:24: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聪聪 点击:
抗震救灾进入第9天,灾区群众最需要什么?最需要帐篷和安置房!   帐篷、安置房虽然简陋,但有了它们,灾区群众就有了能遮风挡雨的“家”。为落实前天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第11次会议精神,5月21日起,全市上下,从市委市政府、市应急办到各大生产企业,加大了帐篷的生产调运力度,有关部门紧急筹划建造安置房。无数人在为汶川大地震灾区群众的安置问题紧张忙碌。   紧急协调,企业领命   5月21日上午9时整,市应急办物资保障组例会开始。议题是筹措调运前方灾区急需的帐篷、安置房、药品和消毒品4大类物资,重中之重是帐篷和安置房。   10时许,市经委会议室里,帐篷生产调运协调会正举行。上海洋帆实业、德新旅游用品、鑫苑休闲用品这三家帐篷专业生产企业代表到场。   “市政府决定,在紧密配合民政部从上海调运救灾帐篷工作的同时,6月上旬,再向灾区支援一批3米×4米规格的救灾帐篷。”市经委同志开门见山。   “这两天,我公司帐篷的日产量达到1500顶,工人加班加点,所有生产线都排得满满的。”洋帆公司代表王彩凤说。鑫苑公司总经理凌志伟也表态:“我公司的外贸订单已全部撤下,现在生产线上只有一样产品???救灾帐篷。”   11时30分,经过一番紧张协调,3家帐篷企业都坚决表示,近期内再自我加压,开足马力加班生产,保质保量完成市应急办交办的任务。   加班加点,保质保量   5月19日下午,在常务副总经理孔祥俊办公室里,但见电话铃声此起彼伏,订货、发货、原料生产……各方电话不断打进,采访只能见缝插针。   在洋帆公司二分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12条生产线中已有6条投入救灾帐篷生产,150台缝纫机隆隆作响,缝纫、撑篷、检验,首批1680顶帐篷已装车发往四川灾区。   一切都在快速而有序的流转之中。“别看救灾帐篷十分简易,但也设有一扇1.8米高、80厘米宽的门,以及4扇80厘米高、1米宽的窗户。从帐篷外卷起蓝色窗帘,露出白色纱网,即可开窗换气。每个帐篷都充分考虑安全性,内部设有3根稳定绳,外部设有12根用于固定的定绳。”   二分厂厂长汪新贵告诉记者,帐篷的缝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每条生产线上都有20多个工人,各司其职,环环相扣。   5月21日11时40分,孔祥俊表示:"从22日起,厂里全部生产线将投入救灾帐篷生产,1200名工人轮班上阵,马不停蹄地工作。在接到市应急办的最新任务后,公司管理人员顾不上吃饭,紧急致电原料供应商扩大采购量。"洋帆公司已派出20人的采购队伍,分赴广东、浙江、江苏、河北等地紧急采购各类原材料。   截至5月21日晚11时,洋帆公司已向灾区发送近4万顶救灾帐篷。   安置房援建,先遣队赴绵阳调研   在加紧生产救灾帐篷的同时,建造大批安置房,让灾区群众的日常起居正常化,也越来越迫在眉睫。   5月21日上午9时,上海建工集团紧急开会研究安置房的建设方案。集团表示,6月30日前,他们将完成绵阳地区2万套过渡安置房的搭建任务。"上海赴灾区搭建的首批安置房,每套20平方米,均内设液化气和卫生设施。每50套过渡房,将建集中的洗浴设施;每1000套过渡房,配套建设小学和小卖部;每2000套过渡房,还将建配套的中学等设施。"据了解,建工集团已组建了一支800名建设者的队伍,时刻待命奔赴抗震救灾前线。   首批供灾区的2万套安置房,需要彩涂钢板9000吨。在接到任务后,宝钢集团彩涂钢板车间的所有机器开足马力,抓紧生产。同时,宝钢方面马上与原有的6月份订单客户协商,延迟发货,以优先确保救灾物资的生产。据了解,宝钢集团还将向灾区捐赠价值5000万元的彩板房散件,预计能建造2万至3万平方米的安置房。这批安置房将建在都江堰市,采用集中式、村落式的建造方式,确保又好又快建成。   为了让灾区群众早日住上有水有电的安置房,上海已成立由市建设交通委、建工集团、城建集团、现代设计院、中建八局等部门、骨干企业和科研单位组成的灾区过渡安置住房援建工作领导小组。5月21日18时55分,上海援建四川灾区安置房先遣队的13名人员,已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飞赴绵阳,就灾区过渡安置房的布点、选址,以及水、电、道路等配套工作开展前期调研。   "未来三个半月内,上海将在灾区援建8万套过渡安置住房。让灾区群众有个温暖的家,是我们最大的心愿。"飞机即将起飞,市建设交通委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