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el可以移动的博物館
兩年前一個陰雨綿綿的6月早晨,Karl Lagerfeld在酒店大堂裡見到了他心目中的「建築界英雄」Zaha Hadid—誰也沒有料到的是,這個充滿偶然的見面竟然產生了一個世人前所未見、甚至前所未想的結果:一間可以移動的博物館。
Chanel可以移動的博物館
這間由Karl Lagerfeld倡議、由Zaha Hadid一手設計的奇蹟被命名為Mobile Art(流動的藝術),它由數百塊白色的砌闆組成,在专业安裝工人手中,它會被組建成一間佔地700平方米、高6米的博物館,分拆之後,又可以很方便地裝在集裝箱中咄?乱粋€目的地。作為2008年Chanel最重要的「產品」之一,博物館的外牆是最具香奈儿特色的純白,到了夜晚,特殊的反光物料又能使外牆反照出千變萬化的色彩,與周圍的城市景色融為一體。從上空俯瞰,整個博物館就像是一隻充滿了氣的自行車頭盔,前衛奪目。
Chanel可以移動的博物館
出生於巴格達的Zaha Hadid是當代最具實驗性的建築設計師之一,她在2004年榮獲了被譽為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在設計Mobile Art之前,她還曾設計過辛辛那提的羅森塔爾當代艺术中心和德國萊比錫的BMW中央大樓。
Karl Lagerfeld在Mobile Art的新聞發佈會上調侃道:「我太愛這個設計了,即使它還是全空的。」當然,Chanel可不會讓這個偉大的建築空著,品牌邀請來自12個國家(包括中國、韓國、日本、法國、意大利、比利時、阿根廷、瑞士、印度、伊朗、美國和俄羅斯)的20位頂尖藝術家,以其標誌性配饰—菱格紋手袋—為靈感創作出包括雕塑、繪畫、紀錄片和裝置藝術的20件藝術品在館內展出。《时尚芭莎》更得到香奈兒的青睞,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家預覽藝術品的媒體。其中一件名為《急募藝術家》的作品令我們倍感新奇:它由法國行為藝術家Sophie Calle創作,她在日本文藝雜誌刊登了一則小廣告,招募當地藝術家走向提著Chanel菱格紋手袋的女士,買下她們的手袋及袋內一切物品。另一件由俄罗斯多位藝術家共同創作的《手袋起義後50年》則充滿嘲諷意味,他們憑想像創造了末世後的世界,人類的關係竟建基於Chanel手袋。
Zaha-Hadid-Portrait
2008年2月底,Mobile Art將在中國香港開始藝術之旅的第一站,在停留7到8周之後,它將起航前往下一個城市東京,之後是紐約、洛杉磯、倫敦、莫斯科和巴黎。到目前為止,Mobile Art的展覽日程已經排到2010年。
我們不知道在2010年以後,Chanel和藝術之間又會誕生怎樣的傑作,但是對於這樣一場劃時代的盛宴選擇中國作為它的起點,我們和你一樣,都深感榮幸與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