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国际动态

探讨东欧各国油漆市场

时间:2010-05-12 05:18:03 来源: 作者:孙慧编辑 点击:
    东欧的政治和经济版图看起来都与以往不同了。整个东欧的涂料生产和使用,在1990至1993年的巨大降落(各个国家的程度不同,平均下降3至5倍)后,经过1995—1998年大多数东欧国家的复苏,逐渐恢复了原来的数量和规模,如俄罗斯、乌克兰和Belarus.在有些国家,如波兰和斯洛文尼亚,涂料生产和使用均已超过了苏联时代的水平。在许多方面,这些涂料市场变得越来越发达、灵活、以及与国际合作的开放。        东欧的涂料市场,包括区域性市场,如波罗的海各国、高加索山脉和中亚共和国——前苏维埃共和国(2002年的统计结果).在1990年前,加入CMEA的成员只允许保持相对较低的涂料材料的进口(占总用量的4至7%).今天,在该地区较发达的国家中,进口量占涂料市场总量的30至35%,而在较不发达的国家进口份额超过了40%(全球平均数为15%)。    涂料使用量不均衡        在该地区各国间涂料人均用量有很大的差别。与目前西欧的涂料用量平均水平相比—年人均平均12升(15千克),东欧国家可分成以下三类:    最发达的国家,如捷克、波兰和匈牙利,人均涂料用量超过10千克,接近西欧的水平。它们的涂料市场和工业完成融入到欧洲结构中。这些国家的市场结构看重材料质量的价值。当地的涂料工业,看到了在制造原材料上的前途,如丙烯酸乳胶(捷克)、二氧化钛(波兰)和有机颜料(匈牙利).    第二类国家(人均用量大于5千克),比西欧水平低两倍,包括俄罗斯、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克罗的亚、波斯尼亚和波罗的海诸国,这些国家通常可看作是中等发达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价格通常比涂料质量更优先考虑,尽管存在这样一个事实:当地的现成涂料价格已经是相对较低。    包含在第三类的国家,涂料的用量非常低(如乌克兰、Belarus、罗马尼亚),有些甚至低于人均2千克(如塞尔维亚和蒙特尼哥罗、高加索山脉和中亚各国)。    在第二、特别是第三类国家中销售的涂料中,价格低、质量差的涂料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份额,炼制油基和聚乙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PVA)乳胶型家用(DIY)和建筑涂料占有显著地位。在波兰、捷克、俄罗斯和克罗的亚国家,通用工业、维护、保护、汽车修理和海洋涂料的产量相当大。然而,在该地区的许多国家中,高质量工业、原厂商产品(Original equipment manu facture,OEM)和特殊用途涂料的国内生产仍然面临着困难,所以这些涂料的市场需求的大部分被主要来自德国和意大利的进口涂料所占领。    各国市场    俄罗斯:俄罗斯的涂料市场在该地区仍然保持最大。传统的涂料制造工厂的私有化始于1991年,用了几年的时间,经历了经济萧条和特别是涂料生产的巨大降落,到1995年达到最低。然后涂料需求及国内产量均开始增长,仅受到1998年8月金融危机的稍微影响。    今天,俄罗斯的经济形势非常好,在过去的几年里国民生产总值(Gross National Product,GNP)的年增长率在6至8%.就涂料市场而言,显著增长的领域表现在机械制造(特别是军工行业)、民用建筑和家用(DIY)涂料行业。    分布在俄罗斯和前苏联各国的数百家工厂制造装饰、工业和特殊用途的涂料。在2002至2003年,俄罗斯境内的涂料制造商在450至560家之间。前八家传统大生产厂(每个厂年产量都超过10000吨)统治着市场,产量几乎占整个国内涂料产量的50%。     有大约20至30家中等规模的公司年产量超过5000吨。中上等规模的公司是Sajver(俄罗斯中部)、TNP Lakokraska(雅罗斯拉尔夫)—以上两家与涂料研究所相关,和Olivesta(莫斯科地区).绝大多数生产厂位于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雅罗斯拉尔夫被称为俄罗斯涂料之都(雅罗斯拉尔夫的三大涂料公司年产涂料总计约下30000吨).辽阔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只分布有几家小厂,其中最大的是中等规模的Kolo巾涂料厂(鄂木斯克市)。    2003年该国的涂料总用量为819000吨(约8.5亿美元),人均用量5.5千克(1999年为4.5千克),而涂料用量最大的一年是2002年(达到825000吨). 2003年的国内涂料产量为620000吨,出口69000吨,进口270000吨。    利用与20至30年前几乎相同的配方、原材料和涂料类型,国内产量在2001年达到最大,之后出现缓慢的下降。涂料产量的基础部分仍然是质量相对低的DIY、建筑和通用工业用涂料(主要是醇酸和聚乙烯乙酸类型的)。由于缺少投资,以及进口和国产的原材料和工艺装备成本的巨大距离,甚至最有实力的制造商也不太愿意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在涂料性能和生态特性(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毒性和污染成分)方面提高产品质量。所以,国产涂料的全球供应受到限制(向非常邻近的几个国家(如乌克兰、哈萨克和Belarus)供应除外)。    然而,当地的专家报告说,国产涂料的质量逐渐在提高。迫于与国内特别是与进口涂料竞争的压力,传统涂料制造商在工艺装备现代化方面做了一些努力,并提高了原材料质量(特别是采用了更多的添加剂和有机颜料)。然而,常规的溶剂型涂料仍然占主导,占总产量的至少75%(重量比)。    尽管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良好的前景,俄罗斯仍然不在国际投资首选名单中(例如中国).至今为止,只有两个俄罗斯传统的国际合作伙伴—Tikkurila和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已经决定在俄罗斯建生产厂(两个厂主要生产建立筑涂料).另有几家公司正在计划通过就近客户建生产厂来开发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俄罗斯汽车、卷材涂装、家具以及其它行业—包括巴斯夫(BASF)(生产线圈涂料).    由于俄罗斯国产涂料占国内涂料总用量的67%,所以俄罗斯仍然是国际优质原材料(特别是那些国内不能生产或产量有限的材料,如二氧化钛颜料、各种有机颜料添加剂、丙烯酸、乙烯和聚氨酯树脂和乳胶)、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仪器和试验设备(需求非常低)和新技术(主要通过国际投资商)供应商重要而有前景的市场。另一方面,俄罗斯已经与乌克兰、Belarus和哈萨克签定了初步的免关税贸易协议,不久即将生效,目的是振兴与最工业化的邻国之间的经济合作。    根据当地的专家,在过去几年里全国涂料用量的总量的增长,主要由于以下几个因素:下.在莫斯科、撒马拉、圣彼得堡和其它几个大城市的众多大型建筑项目;2.公共福利的改善(尤其增加了对高档建筑涂料的需求);3.军工行业内工业及特种涂料用量的增加。    欧洲中部:波兰、乌克兰、捷克和匈牙利的涂料市场在用量方面排在东欧的第二至第五位(2002年的使用量分别为410000吨、192000吨、130000吨和125000吨)。波兰2002年各类涂料的产量几乎达到700000吨(超过俄罗斯),目前作为主要的出口商向邻近的市场(乌克兰、波罗的海诸国、Belarus、俄罗斯)提供现成的油。在过去的十年里,波兰、匈牙利和捷克的涂料工业经历了积极的重组,甚至在相邻的东欧国家(乌克兰、波罗的海诸国)涂料生产公司。        乌克兰:乌克兰的涂料市场正以4至5%的年增长率增加,主要用在工业涂料(包括粉末涂料)、汽车重涂、耐腐蚀涂料和木材精饰以及建筑和DIY装饰涂料。然而,整个乌克兰的涂料用量仍然大大低于苏联时代结束前的80年代的水平。乌克兰目前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低,不足以与国际交流,使国内涂料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在过去几年间,传统涂料生产厂的大部分股份已经卖给了国际投资商,同时又建立了几个新的涂料生产厂,由德国、奥地利和波兰的投资商全部或部分拥有。    乌克兰约有50至70家公司生产涂料,而前15家公司生产了几乎80%的涂料(115000吨),产量  最大的是Lomonosov涂料厂(年产量30000至35000吨)、Himprom(也是无机颜料供应商)、Lakma和Snezhka-Ukraina.醇酸型和乳胶产量分别为100000吨和16000吨,分别占涂料总产量的71%和11%.    由于乌克兰的资源相对有限,其经济发展依赖于国际投资。尽管在过去的几年里相当数量的传统涂料制造商运行较差,但有几个基于国际投资的新公司却在市场上不断扩展,尤其是:Polifarb和Sniezka-Ukraina(波兰投资)、Meffert-HanSa Farben和JObi—Ukraina(德国投资)和BNS-Farba(奥地利投资)。       Belarus:传统上Belarus对通用及特殊用途涂料、OEM工业涂料以及各种建筑涂需求量较高,但从1998年至今却遭遇经济困难。这给涂料市场带来很大的不良影响:尽管在过去几年里涂料总产量缓慢增加,但国内涂料用量仍保持同样的低水平。    Belarus有约30家涂料生产公司,包括一个大型厂(位于Lida市的Lakokraska).该国家正在发展经济,主要依赖国内资源,以及在严格的政府控制下。    在波罗的海诸国(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尽管分别与芬兰、瑞士和波兰有着紧密联系,涂料市场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主要产品是质量不高的DIY(家用)和建筑涂料。在拉脱维亚,工业和特殊用途涂料需求较高,而在所有这些国家对高成本/高质量的涂料需求较低(仅占市场的5至10%,主要被进口等级的涂料所占领)。    波罗的海诸国生产约25000吨并使用55000吨各类涂料。其国内的生产(约30个小规模生产基地)约占国内涂料用量的40%.该地区唯一一个大型涂料制造商是Riga涂料厂,生产醇酸和其它合成树脂,以及装饰、工业和特殊用途的涂料(包括海洋涂料)。    巴尔干半岛诸国:当地专家指出,在今后的5-7年内,许多东欧国家如巴尔干半岛诸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应被认为是具有潜力的市场,装饰性、通用工业和几种特殊用途的涂料。工业的重组和现代化进展缓慢,为了加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投资,这是当地经济所缺乏的。由于这些国家存在不够稳定的政治、不健全的立法和不良的基础建设,国际投资者仍保持谨慎态度。目前,在各个地区形势在好转,国际投资者所持的谨慎态度可能要几年时间才能解除。    位于高加索山脉和中亚的前苏联国家,继续保持与俄罗斯的正常经济联系。例如,俄罗斯2002年出口涂料70000吨,其中90%被运到前苏联共和国。中等偏上规模的TashkenI涂料厂(位于乌兹别克)是前苏联在中亚地区的唯一醇酸树脂和合成涂料的制造商。     随着七个东欧国家于2003年加入欧盟,我们可以期望,不久在这个地区将发生巨大的经济变化。对于象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样的国家,这意味着促进它们进一步融入西欧和全球经济(波罗的海诸国已经完成了融入),而其它东欧国家、高加索山脉和邻近的亚洲国家不得不要更多地关注发展地区间的联系。这个“剩余”的地区存在着发展潜力,正在广泛开发各种原材料、工艺装备、质量控制仪器和优质涂料市场,并已经受到许多亚太供应商的关注。
关键词: 市场油漆各国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