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研究改性纳米TiO2对纸张涂料流变行为和涂布纸性能的影响
图4是含10份纳米TiO2的纸张涂料的动态黏弹性变化曲线。如图4(c)所示,各配方涂料的相位角最大不超过30°,涂料均表现出较强的弹性固体特性,而黏性液体特性相对较弱,且含改性纳米TiO2的涂料具有较低的相位角。 
另外,从图4(a)、(b)可以看出,与未改性纳米TiO2相比,加入改性纳米TiO2的纸张涂料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且在相对较高的频率区开始出现弹性模量平台。这说明改性纳米TiO2有助于提高涂料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其原因是,改性后纳米TiO2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不同粒子间、粒子与胶黏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增大了涂料体系网络结构的强度。这种网络结构强度越大,动态频率扫描的模量也就越大。
2·3涂布纸性能分析
改性纳米TiO2用量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涂布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改性纳米TiO2本身的高白度和高折射率有很大关系。不透明性是印刷用纸的最重要性质之一,纳米TiO2主要利用折射、反射和衍射3种机理来散射光,从而为纸张提供不透明性[11]。首先,Frensel定律将折射率和能够达到的光散射幅度联系了起来,其大小与介质和颜料折射率之间差值的平方呈正比。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所有颜料中,TiO2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从而使其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值最大。其次,与高岭土或碳酸盐比较,在可见光范围内,TiO2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再次,改性后纳米TiO2较小的团聚体颗粒能够衍射较多的光。因此,与其他颜料相比,TiO2具有较高的散射系数。按照Kubelka-Munk理论,涂层的散射系数是各组分散射系数的加权和,符合如下关系
S(W)=S1W1+S2W2+…+SnWn(2)
式中S是涂层的散射系数,W是涂层的定量,S1~n是涂层中各组分的散射系数,W1~n是涂层中各组分的定量。所以,具有高散射系数组分的加入可以提高涂层的散射系数,从而使涂布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得到改善。但本实验中各配方涂布纸的不透明度差别不大,这既与涂布量较大有关也与原纸的定量较高有关。
此外,涂布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和光泽度等光学指标还与涂层的结构有很大关系[12]。而颜料的粒度、粒度分布、粒子形状及涂料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会对涂层结构产生重要影响[13]。
有研究者指出,可见光的最佳散射要求颗粒的直径大约等于光波长的一半[14]。由于造纸工业对不透明性(572nm)和白度(457nm)二者都要考虑,所以没有一种颗粒大小是最佳的。为了达到在绿色和蓝色波长中最有效的散射,较普遍的看法是白色颜料的最佳粒径为200~350nm。当粒径小于200nm时,颗粒不能使入射光弯曲而导致散射,又会导致白度和不透明度的下降。唐艳军等[15]对改性纳米CaCO3对涂布纸性能影响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而本实验中结果却相反。这除了与纳米TiO2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改性纳米TiO2对涂层结构的调整有关。涂层松厚度和空隙结构的改善也可以提高涂层对光的散射能力,进而改善纸张的白度和不透明度。
 
另外,从图4(a)、(b)可以看出,与未改性纳米TiO2相比,加入改性纳米TiO2的纸张涂料具有较大的弹性模量和黏性模量,且在相对较高的频率区开始出现弹性模量平台。这说明改性纳米TiO2有助于提高涂料网络结构的稳定性。其原因是,改性后纳米TiO2粒径减小,比表面积增大,不同粒子间、粒子与胶黏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增强,从而增大了涂料体系网络结构的强度。这种网络结构强度越大,动态频率扫描的模量也就越大。
2·3涂布纸性能分析
改性纳米TiO2用量对涂布纸性能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涂布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与改性纳米TiO2本身的高白度和高折射率有很大关系。不透明性是印刷用纸的最重要性质之一,纳米TiO2主要利用折射、反射和衍射3种机理来散射光,从而为纸张提供不透明性[11]。首先,Frensel定律将折射率和能够达到的光散射幅度联系了起来,其大小与介质和颜料折射率之间差值的平方呈正比。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所有颜料中,TiO2具有最高的折射率,从而使其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差值最大。其次,与高岭土或碳酸盐比较,在可见光范围内,TiO2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再次,改性后纳米TiO2较小的团聚体颗粒能够衍射较多的光。因此,与其他颜料相比,TiO2具有较高的散射系数。按照Kubelka-Munk理论,涂层的散射系数是各组分散射系数的加权和,符合如下关系
S(W)=S1W1+S2W2+…+SnWn(2)
式中S是涂层的散射系数,W是涂层的定量,S1~n是涂层中各组分的散射系数,W1~n是涂层中各组分的定量。所以,具有高散射系数组分的加入可以提高涂层的散射系数,从而使涂布纸的白度和不透明度得到改善。但本实验中各配方涂布纸的不透明度差别不大,这既与涂布量较大有关也与原纸的定量较高有关。
此外,涂布纸的白度、不透明度和光泽度等光学指标还与涂层的结构有很大关系[12]。而颜料的粒度、粒度分布、粒子形状及涂料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会对涂层结构产生重要影响[13]。
有研究者指出,可见光的最佳散射要求颗粒的直径大约等于光波长的一半[14]。由于造纸工业对不透明性(572nm)和白度(457nm)二者都要考虑,所以没有一种颗粒大小是最佳的。为了达到在绿色和蓝色波长中最有效的散射,较普遍的看法是白色颜料的最佳粒径为200~350nm。当粒径小于200nm时,颗粒不能使入射光弯曲而导致散射,又会导致白度和不透明度的下降。唐艳军等[15]对改性纳米CaCO3对涂布纸性能影响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而本实验中结果却相反。这除了与纳米TiO2本身的性质有关外,还与改性纳米TiO2对涂层结构的调整有关。涂层松厚度和空隙结构的改善也可以提高涂层对光的散射能力,进而改善纸张的白度和不透明度。

另外,从表1还可以看出,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涂布纸的紧度和粗糙度下降,印刷适性明显改善。一般来讲,纸张的光泽度随颜料粒度的下降而提高,很多相关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具有较小粒径的改性纳米TiO2加入到纸张涂料中,更有利于高岭土在涂料中的分散和在涂层中的定向排列,从而使涂布纸的粗糙度下降,纸页光泽度和印刷光泽度明显提高。 
一般认为,纳米颜料粒子的加入,会填充高岭土颜料粒子间粗大的缝隙,使涂层表面更加致密,平均孔隙和孔径减小,从而降低油墨吸收率。但由表1可知,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油墨吸收性明显提高,这与唐艳军等[15]对改性纳米CaCO3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原因是纳米粒子更倾向于分布在涂层的界面而不是表面。纳米粒子的加入,不但不会增加涂层的致密性,反而由于其特殊的界面效应,会对涂层松厚度产生较大影响。表1中各配方涂布纸的紧度指标显示,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涂布纸紧度减小,即松厚度增大,这与各配方涂料动态黏弹性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即改性纳米TiO2的加入使涂料的弹性模量显著提高,涂料组分形成的网络结构对涂层的收缩产生的抵抗作用增加,从而使最终涂层的松厚度提高。也就是说,涂层的松厚度与涂料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涂料的弹性模量越高,涂层的松厚度就越大[16-17]。涂层松厚度的提高自然会使涂布纸的油墨吸收性增大。
此外,由表1可知,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增大会显著提高涂布纸的表面强度。这与张恒[6]对纳米SiO2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是,由于纳米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原子严重配位不足、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与超强吸附能力,添加在涂料体系中可提高分子间的键力,以及涂料和基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增大了纸张的表面强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在0~10%范围内不断增加,并没有出现文献指出的“加入量封顶”的现象,这应该与纳米TiO2表面改性有关。经表面改性后,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团聚减少,在纸张涂料中处于较为理想的分散状态,从而在加入量较大时也能发挥出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效应,改善涂布纸性能。
2·4涂布纸表面结构分析
2·4·1纸张涂层的SEM分析
含未改性纳米TiO2和含改性纳米TiO2的涂布纸表面的SEM照片分别如图5(a)、(b)所示。从图5(a)可以看出,涂层表面颜料颗粒排列杂乱、涂层结构疏松,说明涂布纸表面粗糙度较高、光泽度较低;涂层空隙分布不匀,孔径较大,最大孔径尺寸超过500nm。
 
一般认为,纳米颜料粒子的加入,会填充高岭土颜料粒子间粗大的缝隙,使涂层表面更加致密,平均孔隙和孔径减小,从而降低油墨吸收率。但由表1可知,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油墨吸收性明显提高,这与唐艳军等[15]对改性纳米CaCO3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其原因是纳米粒子更倾向于分布在涂层的界面而不是表面。纳米粒子的加入,不但不会增加涂层的致密性,反而由于其特殊的界面效应,会对涂层松厚度产生较大影响。表1中各配方涂布纸的紧度指标显示,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加大,涂布纸紧度减小,即松厚度增大,这与各配方涂料动态黏弹性的实验结果相吻合,即改性纳米TiO2的加入使涂料的弹性模量显著提高,涂料组分形成的网络结构对涂层的收缩产生的抵抗作用增加,从而使最终涂层的松厚度提高。也就是说,涂层的松厚度与涂料的弹性模量密切相关,涂料的弹性模量越高,涂层的松厚度就越大[16-17]。涂层松厚度的提高自然会使涂布纸的油墨吸收性增大。
此外,由表1可知,改性纳米TiO2用量的增大会显著提高涂布纸的表面强度。这与张恒[6]对纳米SiO2的研究结果一致。其原因是,由于纳米颗粒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原子严重配位不足、具有很强的表面活性与超强吸附能力,添加在涂料体系中可提高分子间的键力,以及涂料和基料之间的结合强度,从而增大了纸张的表面强度。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改性纳米TiO2用量在0~10%范围内不断增加,并没有出现文献指出的“加入量封顶”的现象,这应该与纳米TiO2表面改性有关。经表面改性后,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团聚减少,在纸张涂料中处于较为理想的分散状态,从而在加入量较大时也能发挥出纳米材料独特的表面效应,改善涂布纸性能。
2·4涂布纸表面结构分析
2·4·1纸张涂层的SEM分析
含未改性纳米TiO2和含改性纳米TiO2的涂布纸表面的SEM照片分别如图5(a)、(b)所示。从图5(a)可以看出,涂层表面颜料颗粒排列杂乱、涂层结构疏松,说明涂布纸表面粗糙度较高、光泽度较低;涂层空隙分布不匀,孔径较大,最大孔径尺寸超过500nm。

有资料[13]指出,在光学上更有效空隙尺寸的形成,将有利于提高涂层的光散射效率,改善涂布纸的光学性能。与最有效光散射的颗粒粒径大小一样,涂层孔隙直径大约在0·2μm时对光的散射最好[11]。由图5(b)可知,含改性纳米TiO2颜料的涂布纸表面空隙分布较均匀,多数孔径大小在200nm左右,这有利于实现空隙结构对光的最大散射,从而使涂布纸具有较高的白度和不透明性。另外,从图5(b)还可以看出,涂层表面结构平整,片状高岭土颗粒的定向排列较好,片状颗粒表面分布着大量粒径在100nm以下的改性纳米TiO2颗粒。涂层表面结构的平整可使涂布纸具有较高的平滑度和光泽度。而纳米TiO2在涂层中的良好分散,则与其表面改性有很大关系。表面改性后,纳米TiO2的表面能降低,颗粒间团聚减少,其表面有机功能基的引入更有利于增强改性纳米TiO2与涂料中胶乳、增稠剂等聚合物胶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的界面应力,这不仅可以增强涂料的网络结构,还可以显著改善纸张涂层的表面强度,涂料的动态黏弹性实验结果和涂布纸性能检测都可证明这一点。 
2·4·2纸张涂层的AFM分析
图6(a)、(b)分别是含未改性纳米TiO2和含改性纳米TiO2的涂布纸表面的AFM照片,扫描范围为2μm×2μm。
 
2·4·2纸张涂层的AFM分析
图6(a)、(b)分别是含未改性纳米TiO2和含改性纳米TiO2的涂布纸表面的AFM照片,扫描范围为2μm×2μm。

如图6(a)所示,含未改性纳米TiO2的纸张涂层表面颗粒排列不规则,可以清楚地看到高岭土的片状结构,且大颗粒表面光滑,涂层孔径较大。而含改性纳米TiO2的纸张涂层表面较平整,大颗粒表面由于覆盖着大量细小颗粒(改性纳米TiO2)而显得较为粗糙,涂层孔隙分布较均匀,孔径在200nm左右的微孔增多[图6(b)],这与SEM的表征结果相符。可见,改性纳米TiO2在涂层中的良好分散,可以通过对涂层结构的有效调整来改善纸张的光学性能和印刷适性。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
 
  已有
已有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杭州湖州绍兴马莱 巴洛克风格餐厅
巴洛克风格餐厅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7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5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94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6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82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78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9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5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1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60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51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6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4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31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28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1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2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3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4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5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6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7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工程008 马来漆
马来漆 仿石材
仿石材 艺术漆
艺术漆 液体壁纸
液体壁纸 肌理漆
肌理漆 荧光壁画
荧光壁画 质感涂料
质感涂料 特殊漆
特殊漆 彩石漆
彩石漆 进口涂料
进口涂料 金银箔
金银箔 墙体塑石
墙体塑石 艺术帛
艺术帛 艺术地坪
艺术地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