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涂料
研究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设计制备
2结果与讨论
2.1反射隔热机理
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是将反射和隔热作用相结合。据文献资料报道,折光指数越大的颜、填料,其遮盖力越强,从而散射太阳光的能力越大。表3列出常见颜、填料的折光指数[2]。
2.1反射隔热机理
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是将反射和隔热作用相结合。据文献资料报道,折光指数越大的颜、填料,其遮盖力越强,从而散射太阳光的能力越大。表3列出常见颜、填料的折光指数[2]。

表3颜、填料的折光指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同种折光指数下白色颜料要比其他深色颜料的太阳光反射比要高。显然二氧化钛是较理想的白色颜料,有资料报道二氧化钛对白光的散射能力达到1.9。因此反射面层配方采用了金红石型钛白粉作为面层的主要颜料,金红石型钛白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钛,可反射掉大部分的太阳能,这使得面层太阳能反射率可达到较高的数值。
中空玻璃微珠具有容量轻、强度高、导热系数小等特点。有资料报道具有中空结构的物体一般受热后内部空气会产生对流,将热量传递,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当气孔直径是毫米级以下时,孔内气体对流交换热量可以忽略不计,材料的密度和温度变得都不显著,可起到隔热效果[3]。中层配方中选用尺寸是微米级的中空玻璃微珠作为填料,这等同于运用微孔技术,因此隔热中间层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2.2涂层厚度设计
2.2.1中层厚度设计对隔热效果的影响
由于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中间层主要是隔热作用,而隔热涂层的厚度大小是影响其隔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隔热中间层不同厚度的涂膜,使用隔热温差试验装置进行中层厚度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见图1。
中空玻璃微珠具有容量轻、强度高、导热系数小等特点。有资料报道具有中空结构的物体一般受热后内部空气会产生对流,将热量传递,然而许多研究表明:当气孔直径是毫米级以下时,孔内气体对流交换热量可以忽略不计,材料的密度和温度变得都不显著,可起到隔热效果[3]。中层配方中选用尺寸是微米级的中空玻璃微珠作为填料,这等同于运用微孔技术,因此隔热中间层起到较好的隔热效果。
2.2涂层厚度设计
2.2.1中层厚度设计对隔热效果的影响
由于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中间层主要是隔热作用,而隔热涂层的厚度大小是影响其隔热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选择隔热中间层不同厚度的涂膜,使用隔热温差试验装置进行中层厚度对其隔热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见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中层厚度在300μm厚度时曲线出现一个转折点,当中层大于300μm厚度时,隔热效果变化不大,隔热作用趋于平衡。因此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隔热中层最佳厚度设计为300μm。
2.2.2反射面层厚度设计对反射率的影响反射面层选取了50μm、100μm、150μm、200μm和250μm五个涂膜厚度进行研究测试。涂层样板委托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太阳能反射率,使用的测试仪器是日本岛津产的紫外2可见光2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依据标准GJB2502-2006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2.2.2反射面层厚度设计对反射率的影响反射面层选取了50μm、100μm、150μm、200μm和250μm五个涂膜厚度进行研究测试。涂层样板委托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分析测试中心进行太阳能反射率,使用的测试仪器是日本岛津产的紫外2可见光2近红外分光光度计,依据标准GJB2502-2006进行测试。试验结果如图2所示。

从图2可以看出在涂膜厚度小于150μm时,随厚度的增加反射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当涂层厚度从150μm增加到250μm时,反射率仅增加了0.1%。分析认为,由于光线经过涂层时总是发生反射、透射和吸收,这3部分光能总和为1。当面层厚度较薄时,光线有可能穿透面层涂层,被下面的涂层或基材吸收;反射率随涂层厚度不断增大而增大,而当厚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光线基本不可能透过面层射入到下面的涂层,反射能力趋于一定。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的反射面层最佳厚度设计为150μm。
2.3涂料体系对太阳能的反射
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经测定及计算得出太阳能反射比为85.5%,半球发射率为0.9。涂层样板的反射光谱见图3。
2.3涂料体系对太阳能的反射
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经测定及计算得出太阳能反射比为85.5%,半球发射率为0.9。涂层样板的反射光谱见图3。

测试结果表明:船舶用隔热反射涂料体系具有较高的太阳能反射率和半球发射率,可将照射在涂层样板的太阳光反射掉85.5%,吸收的能量能以长波的形式较快的辐射掉。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