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文集

分析原子灰在车体涂装中配套性不良原因

时间:2011-10-11 14:16:59 来源: 作者:聪聪 点击:
2.4涂装前表面受到污染,涂装表面预处理不佳为了验证面漆涂装前电泳底漆漆膜是否受到污染,采取了如下验证方案:

⑴随线挂板制作电泳底漆样板,分别用粘尘布擦拭和表面不作处理,然后实验室涂装面漆及涂装线涂装面漆,烘干后检测附着力,结果面漆附着优良。由此判断引起层间剥离现象的因素应该在电泳底漆后及涂装面漆前这段时间产生。

⑵电泳底漆后及涂装面漆前这段时间所做的工作是刮原子灰、涂焊缝密封胶、胶烘干、打磨。分析有可能造成污染的因素是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或者是“打磨粉尘”。对此随线挂板直至胶烘干后取下样板,分别用粘尘布擦拭或表面不作处理,然后实验室涂装面漆及涂装线涂装面漆,烘干后检测附着力,面漆附着优良。由此也排除了“油烟”引起层间剥离现象的因素。又随线挂板直至胶烘干后取下样板,将样板编为A、B两组,A组样板直接打磨,B组样板经过打磨间并打磨,然后这些样板分别用粘尘布擦拭干净或轻微擦拭,然后实验室涂装面漆及涂装线涂装面漆,烘干后检测附着力,A组样板涂装面漆后检测附着力优良。B组样板涂装面漆后检测附着力结果不理想,尤其轻微擦拭的样板面漆附着更差。由此可以判断,层间剥离现象的因素是由“打磨粉尘”引起,又因为A组样板附着力良好,也可以排除电泳底漆“打磨粉尘”引起层间剥离的因素。而引起B组附着不良的因素就是“原子灰打磨粉尘”。

⑶上述试验,基本可以断定引起层间剥离的因素就是“原子灰粉尘”,为此专门针对当时使用的原子灰进行试验。样板刮原子灰后涂面漆,附着优良,而经过打磨后,附有原子灰粉尘的位置,无论是用粘尘布、溶剂或二者结合使用进行擦拭,涂装面漆后附着效果均不理想。

由于刮涂原子灰处采用打磨机干磨打磨,对车体污染很大,使车体剥漆部位不确定,对问题的分析处理带来较大的难度。试验过程中,为了防止试验的不确定性,每种试验都在不同时间重复过多次,待得到一致结果后才下结论。

经过试验验证,确认层间剥离现象是由”原子灰打磨粉尘“引起的。为此公司重新选择了一个新的原子灰配套厂家(汽车专用腻子),在经过大量的配套性试验证明效果优良后,投入使用,彻底解决了层间剥离现象。使用至今,未出现任何问题。

3结语

引起层间剥离现象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原子灰打磨粉尘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由于车体使用原子灰很少,出现问题时原子灰的情况往往被技术人员所忽略,山东的两家农用汽车厂新建的驾驶室涂装线投产中就出现过这样的问题。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外皮冲压水平的不断提高,原子灰的用量会逐渐下降,但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将水磨改干磨,手工打磨改成打磨机打磨,打磨后的污染相应增大,所以选择优质的原子灰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 分析原子灰车体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