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新型可UV固化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应用

时间:2011-09-21 13:05:53 来源: 作者:爱卡 点击:
2测试部分

2.1—NCO含量测定

采用二正丁胺-盐酸滴定法,异氰酸根质量分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
 
式中:V0——空白试验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t——试样所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HCl)——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2.2FTIR测试

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通过Burker公司的VECTOR-22型FT-IR光谱仪,采用NaCl窗片液膜法进行测试,谱图记录范围为4000~500cm-1。

2.3乳液黏度的测定

使用NDJ-1型旋转黏度计,恒温下测定。

2.4耐水性

涂膜的耐水性可由涂膜在水中浸泡后的吸水性来衡量,具体测试步骤如下:将UV光固化后的膜裁成3cm×1cm的形状,在室温下放入烘箱中真空干燥24h后测定其干重(md)。然后将其放入蒸馏水中,测定其在不同的浸泡时间时的湿重(mt),则涂膜在不同浸泡时间时的吸水率可由下式计算:
 
\
 
当水在涂膜中的溶涨达到平衡时,吸水率达到饱和,称之为最大吸水率(Wm)。

2.5凝胶含量测试

按照ASTMD2765-01标准测试凝胶含量,具体做法是:取在相同固化条件下固化得到的样品烘干后,对其进行称重(W0),然后置于索式抽提器中,以二甲苯为溶剂120℃抽提12h,取出未溶物在60℃/133.3~266.6Pa(1~2mmHg)条件下干燥72h,对干燥后的样品称重(W),凝胶含量由下式计算(每个样品重复3次,取平均值):
 
\
 
2.6机械性能测试

使用电子拉力机(ModelTY8000型)。按照GB-T528-1998进行测试,每个样品重复三次,取平均值。

2.7耐热性测试(TGA)

TGA测试采用ShimadzuTGA-50H热重分析仪,加热速度为10℃/min,氮气保护,样品的质量在6~10mg,温度范围在室温至600℃。

3结果与讨论

3.1FTIR红外光谱分析

图3为含有双键二元醇HIT的红外光谱图。在谱图中位于3340cm-1为—OH的吸收峰与氨基甲酸酯的—NH—的吸收峰的叠合;1701cm-1处C=O基的伸缩振动νC=O;在1540cm-1处可以看到C—N键的变形振动δC-N;在1636cm-1处可以明显的看到C=C键的伸缩振动峰νC=C;在1410cm-1处可以看到较强的=CH2和=CH—键中C—H键的面内摇摆振动δ=CH;在982cm-1处可以看到=CH2和=CH—键中C—H键的面外摇摆振动δ=CH;在810cm-1处可以看到=CH—键中C—H键的弯曲振动。以上特征表明了成功地合成了含有双键的二元醇。
 
\

图3含有双键二元醇HIT的红外光谱图
 
图4分别给出了含有双键PU3与不含双键聚氨酯PU0的红外谱图。由图4中可知,PU0与PU3中均位于3340cm-1的氨基甲酸酯的—NH—的吸收峰;1720cm-1处C=O基的伸缩振动νC=O;在1540cm-1处可以看到C—N键的变形振动δC—N。与PU0不同的是,PU3样品中,在1636cm-1处可以明显地看到C=C键的伸缩振动峰νC=C;在1410cm-1处可以看到较强的=CH2和=CH—键中C—H键的面内摇摆振动δ=CH;在810cm-1处可以看到=CH键中C—H键的弯曲振动,这些均是C=C双键的特征吸收峰。这表明双键成功地引入了聚氨酯主链中。
 
\

图4聚氨酯预聚体PU0与PU3的红外谱图
 
3.2乳液黏度及外观

水性聚氨酯乳液要求乳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而乳液外观间接地反映了乳液的稳定性。由表1可知,随着双键含量的提高,乳液由透明泛蓝光逐步变为乳白色。水性聚氨酯经常用于涂料,而固化前一般先用喷枪将乳液喷涂到被涂物上,因此,对乳液的黏度有一定要求。由表1可以看出,乳液的黏度在20~40mPa·s,易于喷涂。另外可以看出,随着双键含量的提高,乳液黏度增加。可能原因是随着双键含量的增加,聚氨酯的支化结构增多,相互缠结,导致乳液黏度增加。

3.3耐水性

对含有大量亲水性基团的聚氨酯材料而言,提高其耐水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涂膜吸水率见图5。由图5可以看出,随着双键含量的提高,由于固化后树脂的交联密度,导致涂膜耐水性有了显著增高。
 
\
 
图5涂膜吸水率-时间曲线
 
表1双键含量、乳液黏度、外观
 
\

注:*乳液黏度均在固含量为30%下测定。
 
关键词: 研究新型固化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