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研究厚涂型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及应用

时间:2011-08-22 09:59:02 来源: 作者:孙慧 点击:
3.2不同轻质隔热填料的搭配对耐火性能的影响

决定非膨胀型厚质防火涂料耐火性的因素有:①材料的耐高温性;②涂层的隔热性;③涂层的厚度。本研究选用的玻化微珠、空心玻璃微珠、水镁石纤维、膨胀蛭石、海泡石粉都能耐800~1000℃的高温,是优良的防火阻燃材料。其特点如下:玻化微珠,内部呈多孔空心结构,表面呈连续玻质化闭合结构,干密度为80~120kg/m3,导热系数为0.42W/(m·K),具有抗压强度高、吸水率低、防腐性好、隔热性能优良等特性;膨胀蛭石,一种复杂的铁、镁硅酸盐层状碎片,其中充满着无数细小的孔隙,干密度为80~120kg/m3,导热系数为0.047~0.07W/(m·K),是一种优良的绝热材料;海泡石粉,是一种水化的凝胶态硅酸镁,呈针状微孔和孔槽结构,导热系数为0.07W/(m·K),具有高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在厚涂型防火涂料中作为增稠剂、触变剂使用,添加量受到一定限制;水镁石纤维,是一种含水硅酸镁纤维,纤维长度为5~12mm,中空管束状结构,导热系数为0.145W/(m·K),具有抗拉强度高(892~1283MPa)、易水解分散、抗裂性好、阻燃消烟性优良等特点,最佳添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非膨胀型厚质防火涂料的耐火性与涂层的隔热性即热阻直接相关,热阻(R)是材料导热系数(λ)的倒数,热量通过涂层厚度(d)受到的热传递阻力为:

R=d/λ

防火涂料的热阻越大,传输的热量越小,即导热系数越小。导热系数与材料密度、孔隙率、孔隙尺寸直接相关,当材料的密度小、孔隙率高、孔隙尺寸小时,其导热系数小,即热阻大,构成的防火涂料耐火极限值大。在材料导热系数一定的前提下,涂层厚度越大其热阻越大,耐火极限值越大。在试验配方中,保持轻质隔热材料的添加总量占涂料的35%不变,且通过试验已确定海泡石粉和水镁石纤维用量的基础上,通过改变玻化微珠(A)、空心玻璃微珠(B)、膨胀蛭石(C)的质量比,考察其对涂料的干密度、导热系数、耐火极限值的影响,结果见表5。由表5可知,在试验条件下,适当增加玻化微珠的用量,减小空心玻璃微珠的配比,对降低涂层的干密度和导热系数、提高耐火极限值有利,当m(A)∶m(B)∶m(C)=4∶2∶1时,涂层既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又具有干密度低、导热系数小、耐火极限高的特点。

 
表5轻质隔热材料的配比对耐火性的影响

表5轻质隔热材料的配比对耐火性的影响
 
3.3发泡材料的组成及用量对涂料防火性能的影响

非膨胀厚质防火涂料中添加了大量轻质隔热材料,由于隔热材料的颗粒较大,构成的涂层孔隙较大,孔隙率相对较低,涂层的绝热性受到制约,改善涂层绝热性低的办法是添加发泡材料。发泡材料可以在涂料受热时膨胀,填满涂层填料间的细小空间,减缓热量的传递速率[2]。常用的有机膨胀发泡材料是由聚磷酸铵、三聚氰胺、季戊四醇构成的P-N-C高温发泡阻燃体系,但是该体系在非膨胀型厚质防火涂料中的用量不宜多,这是因为:①该体系在高温下会释放出NH3、HCN等物质,增加涂料的烟气毒性,影响安全等级;②该体系的作用是为了在高温下膨胀,填充颗粒间的空隙,并不希望在涂层表面形成碳质层。因此,其用量应控制在涂料总量的5%以下。通过正交试验证明,当m(聚磷酸铵)∶m(三聚氰胺)∶m(季戊四醇)=2∶3∶2时,其膨胀发泡性最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涂层的孔隙率、减小孔隙尺寸,弥补有机膨胀发泡剂用量少的不足,配方中添加了适量的无机膨胀材料———可膨胀石墨和重铬酸铵。可膨胀石墨具有润滑性、导电性、柔韧性、化学稳定性等特性。当其受到200℃以上高温时,吸留在层间点阵中的化合物吸收大量热量而急剧分解、气化、膨胀,最终沿层间膨胀150~200倍,形成纳米级微孔结构,成为大量“蠕虫”状碳化体微粒,填充于涂层中的空隙之间;重铬酸铵在高温下分解成三氧化二铬,体积膨胀数10倍,膨松的三氧化二铬具有高熔点(1300℃)、高耐火性能,其高温下吸热分解式为:无机膨胀材料,不但可提高防火涂层的热阻,增大防火极限值,而且在高温下可吸收大量的热量、释放出水,可有效地降低火灾中防火涂层的温度,延缓热量向内部传递,同时还有抑烟消烟作用。试验证明,无机膨胀发泡材料的添加量以涂料总量的4%为宜。

3.4提高涂料耐腐蚀性的措施

为了防止金属表面锈蚀,常采用防锈防腐涂料对其进行涂装保护,保护层透气是造成金属表面失去阴极保护而加快锈蚀速率的诱因[3]。因此,防腐涂层只有具备了致密、疏水性强、附着力好、电阻大或涂层足够厚的条件时,才能有效地屏蔽水蒸气、氧气、氯离子等的侵蚀,起到物理防锈作用。本研究为了弥补厚涂防火涂料粗糙多孔、透气渗水的缺陷,配方中选用不同粒径级配的填料,尽可能提高涂层的致密度。选用云母粉、石墨、蛭石等片状填料,使其在涂层中片片搭接、层层重叠,形成“迷宫”效应;有机硅憎水剂的加入,可在毛细管内壁及涂层表面形成网状憎水硅氧烷膜;防火涂料的施工厚度要求达到10~20mm,具有足够厚度的涂层才能具有良好的屏蔽水、氧、氯离子的能力。为了提高防火涂层的化学防腐性能,配方中选用了纳米复合铁钛粉,它的主要成分是多种不同形态的磷酸盐,然后再与硅基、钛基、铁基氧化物及氧化钇等纳米粉体材料复合而成,其自身有一定的防锈能力。磷酸盐中的磷酸根可与钢铁表面的铁原子发生反应,生成水不溶的磷酸铁络合盐,并牢固地附着在钢铁表面,阻隔了水、氧、氯离子等,起到钝化缓蚀作用。分散在厚涂型防火涂料中的纳米复合铁钛粉,在常温态时它是防火涂层中的一种超细防锈填料,对增强涂层的致密度、抗压强度及耐水性有一定作用,在涂层受火时,磷酸盐分解出磷酸根,成为阻燃剂和脱水催化剂,并有消烟作用。考虑到本涂料的功能应以防火为主、防腐为辅,纳米复合铁钛粉的添加量不宜过多,过多时会相应减少隔热材料的用量,对涂层的防火性能不利,用量过少时则防腐效果不明显,权衡利弊,铁钛粉的添加量确定为10%左右。

4应用范围及施工方法

4.1应用范围

该厚涂型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可广泛应用于室内外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涂装保护,适用于高层钢结构建筑、大跨度钢结构工业厂房及场馆、隧道防火工程、石油化工设施及需要防火、保温、消音的建筑物墙体。

4.2施工方法

⑴基层处理:清除施工基层表面的尘土、油污、杂物等。对未除锈的钢材表面进行除锈,对已涂防锈膜遭到损坏的钢构件进行补涂。

⑵按照m(粉状涂料)∶m(水)=1.0∶(1.0~1.2)的配比,于现场慢速搅拌成适于施工稠度的浆料,采用喷涂、抹涂、刮涂或3种方法相结合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

⑶施工环境温度应在5℃以上。

⑷根据设计厚度要求,需进行多道施工,每道施工厚度应控制在5~10mm之内,每道间隔24h,待前一道基本干燥后再进行后一道施工,如需要平整的表面,可在最后一道施工后做抹平处理。

⑸浆料应随用随配,配好的浆料应在1h内用完,避免因放置时间过长而固化浪费。

5结语

本厚涂型钢结构防火防腐涂料,兼具防火防腐双重功能,具有黏结强度和抗压强度高、耐水耐候性好等特点,该涂料由复合黏结剂、无机轻质隔热材料、复合发泡材料、防锈颜料、填料及助剂组成。⑴复合黏结剂由水泥、粉煤灰、灰钙粉和乳胶粉组成,其组成比例为m(无机粘结剂)∶m(乳胶粉)=100∶4.65,复合粘结剂占涂料的45%~50%。⑵轻质隔热材料由玻化微珠(A)、空心玻璃微珠(B)、膨胀蛭石(C)、海泡石粉(D)、水镁石纤维(E)组成,当D、E值确定后,m(A)∶m(B)∶m(C)=4∶2∶1,隔热材料总量占涂料的35%左右。⑶复合发泡剂由有机发泡体系和无机膨胀发泡材料组成,有机发泡体系由m(聚磷酸铵)∶m(三聚氰胺)∶m(季戊四醇)=2∶3∶2组成,在涂料中不大于5%;无机膨胀材料由可膨胀石墨和重铬酸铵组成,在涂料中占4%左右。⑷防锈颜料选择纳米复合铁钛粉,添加量为10%左右,另外,还选择了云母粉为填料及多种助剂进行配合。


 
关键词: 研究型钢结构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