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涂料
介绍防水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厕浴间楼地面的渗漏主要包括管口渗漏(即穿越楼板和墙的管口部位渗漏)和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的渗漏。渗漏引起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结构层混凝土不密实,地面泛水坡度不够导致室内地面积水,水沿混凝土蜂窝、裂缝或墙底空隙渗出。
穿过楼地面管道的根部积水渗漏,应沿管根部剔凿出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l0毫米的沟槽,清理浮灰、杂物后,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并在管道与地面交接部位涂刷无色或浅色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管道与楼地面间裂缝小于1毫米,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绕管道及管道根部地面涂刷两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其涂刷管道高度及地面水平宽度均不应小于100毫米,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毫米。
因穿过楼地面的套管损坏而引起的渗漏水,应更换套管,对所设套管要封口,并高出楼地面20毫米以上,套管根部要密封。
楼地面与墙面交接缝渗漏,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均应大于100毫米。
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疏松等损坏,应凿除损坏部位,用1∶2水泥砂浆修补基层,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应大于100毫米。新旧防水层搭接宽度(压搓宽度)不应小于50~80毫米,压搓顺序要注意流水方向。
屋面渗漏的现状造成房屋渗漏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渗漏的工程中,以采用涂膜防水的渗漏率最高(占涂膜防水工程总数的44.3%),其次,是刚性防水和卷材防水,其渗漏率分别为38.7%和31.4%;在房屋渗漏水原因中,材料方面占20%~22%,设计方面占18%~26%,施工方面占45%~48%,管理维护占6%~15%。
三、主要的屋面防水方法
防水方法有多种,我国目前通常采用的屋面防水方法主要有:
刚性防水——以刚性材料(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等)作为防水层,多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面防水。
柔性防水——柔性防水又叫卷材防水,是指以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柔性防水所用卷材有油毡卷材、高分子合成卷材、合成橡胶卷材等。
涂料防水——涂料防水又称涂膜防水,是指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防水涂料有塑料、橡胶和改性沥青三大类。
四、重视重要部位的设计
处理
改进山墙处屋面结构板的搁置方式。
搁置处最容易受温度的变化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将天沟梁的标高下降120毫米,并且把山墙处的天沟梁做成短形,然后在天沟梁上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将纵向屋面板搁在天沟梁上并伸处60毫米,做好滴水线。
改进纵墙处板与天沟梁的交接处。因温度变化也易产生裂缝,造成渗漏,也可将天沟下降120毫米,将屋面板也搁在天沟梁上,它们也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这样刚性屋面压在天沟梁上,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胀缩时,刚性防水屋面与天沟之间不能产生裂缝现象,水就无法顺着墙壁产生渗漏。
改进分格缝的平缝。防水屋面分格缝是平的,缝内嵌入的防水油膏,由于防水层的收缩使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缝,而引起该处渗漏。
改进板与板之间的灌缝混凝土。板与板之间的灌缝是新老混凝土交界处,由于强度不一,收缩应力不一,也很容易沿板缝开裂,混凝土将细石混凝土改用微膨胀混凝土,这样可以增强侧板之间的抗剪强度,并且能使相邻之间更好地共同作用。所有这些特殊部位的细部构造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找坡和嵌好密封材料,再做好其他防水处理。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现在防水材料繁多,新型的防水材料不断研制出来,进入市场,但不管使用哪种材料,都要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一般防水材料应遵守以下原则:材料性能好,质量可靠,材料稳定性好,贮存运输方便,施工方便,使用寿命较长,材料价格适当。
穿过楼地面管道的根部积水渗漏,应沿管根部剔凿出宽度和深度均不小于l0毫米的沟槽,清理浮灰、杂物后,槽内嵌填密封材料,并在管道与地面交接部位涂刷无色或浅色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
管道与楼地面间裂缝小于1毫米,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绕管道及管道根部地面涂刷两遍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其涂刷管道高度及地面水平宽度均不应小于100毫米,涂膜厚度不应小于1毫米。
因穿过楼地面的套管损坏而引起的渗漏水,应更换套管,对所设套管要封口,并高出楼地面20毫米以上,套管根部要密封。
楼地面与墙面交接缝渗漏,应将裂缝部位清理干净,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均应大于100毫米。
楼地面与墙面交接部位疏松等损坏,应凿除损坏部位,用1∶2水泥砂浆修补基层,涂刷带胎体增强材料的涂膜防水层,其厚度不应小于1.5毫米,平面及立面涂刷范围应大于100毫米。新旧防水层搭接宽度(压搓宽度)不应小于50~80毫米,压搓顺序要注意流水方向。
屋面渗漏的现状造成房屋渗漏的原因比较复杂,涉及到设计、材料、施工以及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渗漏的工程中,以采用涂膜防水的渗漏率最高(占涂膜防水工程总数的44.3%),其次,是刚性防水和卷材防水,其渗漏率分别为38.7%和31.4%;在房屋渗漏水原因中,材料方面占20%~22%,设计方面占18%~26%,施工方面占45%~48%,管理维护占6%~15%。
三、主要的屋面防水方法
防水方法有多种,我国目前通常采用的屋面防水方法主要有:
刚性防水——以刚性材料(如防水砂浆、细石混凝土、配筋细石混凝土等)作为防水层,多用于我国南方地区的屋面防水。
柔性防水——柔性防水又叫卷材防水,是指以防水卷材和胶结材料分层粘贴而构成防水层。柔性防水所用卷材有油毡卷材、高分子合成卷材、合成橡胶卷材等。
涂料防水——涂料防水又称涂膜防水,是指用可塑性和粘结力较强的高分子防水涂料,直接涂刷在屋面基层上形成一层不透水的薄膜层以达到防水目的。防水涂料有塑料、橡胶和改性沥青三大类。
四、重视重要部位的设计
处理
改进山墙处屋面结构板的搁置方式。
搁置处最容易受温度的变化产生裂缝而引起渗漏,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将天沟梁的标高下降120毫米,并且把山墙处的天沟梁做成短形,然后在天沟梁上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将纵向屋面板搁在天沟梁上并伸处60毫米,做好滴水线。
改进纵墙处板与天沟梁的交接处。因温度变化也易产生裂缝,造成渗漏,也可将天沟下降120毫米,将屋面板也搁在天沟梁上,它们也铺设二层油毡或防水材料,这样刚性屋面压在天沟梁上,因温度变化而产生胀缩时,刚性防水屋面与天沟之间不能产生裂缝现象,水就无法顺着墙壁产生渗漏。
改进分格缝的平缝。防水屋面分格缝是平的,缝内嵌入的防水油膏,由于防水层的收缩使交接处容易产生裂缝,而引起该处渗漏。
改进板与板之间的灌缝混凝土。板与板之间的灌缝是新老混凝土交界处,由于强度不一,收缩应力不一,也很容易沿板缝开裂,混凝土将细石混凝土改用微膨胀混凝土,这样可以增强侧板之间的抗剪强度,并且能使相邻之间更好地共同作用。所有这些特殊部位的细部构造应按设计要求做好找坡和嵌好密封材料,再做好其他防水处理。
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现在防水材料繁多,新型的防水材料不断研制出来,进入市场,但不管使用哪种材料,都要根据设计及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一般防水材料应遵守以下原则:材料性能好,质量可靠,材料稳定性好,贮存运输方便,施工方便,使用寿命较长,材料价格适当。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