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涂料
高层建筑“防”比“消”更重要
第二道防线就是控制火灾发生,按照规定配备消防设施。据了解,国内在建筑建设阶段有《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作为法规,对建筑材料、防火分隔、人员疏散、防排烟、消防给水、固定自动灭火设施、自动报警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设计、施工、验收、使用等环节也都有规定。高层建筑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等有关规范、标准及规定进行高层建筑构造、装修材料选材和配套消防设施的设计和施工。
第三道防线就是保证建筑内部所设置的消防设施正常运转。在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检查过程中,督促有关单位安全负责人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维修管理,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作用。特别是对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人员及消防安全保卫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工作,确保他们在火灾发生后能够熟练地使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把消防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楼着火如何自救?
以下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逃生方式:
一、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附属设施进行疏散逃生。人们可以通过室内步行楼梯或消防电梯逃生,但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通常,高层建筑至少应设有两道以上的楼内逃生楼梯,遇有火情普通电梯不能使用时,人们可利用内楼梯进行疏散逃生,一道被堵就从另一道逃生。
二、努力自救或等待救援。工作或生活在高层建筑内的人们,遇火灾时不要轻易跳楼。如果被烟火困在较低楼层(三层以下),可先将室内床垫、被子等软物抛到楼下,再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或是把床单、窗帘等接成绳,沿绳索悬垂自救。被困在较高楼层时,要将自己充分暴露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消防官兵前来救援。
三、逃生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上。发生火灾时,要尽可能地迎着火区闯过火带逃向楼下。虽然向下迎着火区闯也有危险,但相对而言,危险性比向上跑要小得多。只有在火势很大,着火点以下楼层完全被封,无法向下逃生时,再考虑往上逃到较为安全的楼层,等待救援。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棉被裹身,最好猫着腰使头部尽量贴近地面,必要时匍匐前进。
国外高层建筑消防措施
美国:火警监测系统入户
在美国,包括政府办公机构、商用和民用建筑、学校、医院等在内的各类建筑内均装有与消防部门“点对点”的警报系统,一旦系统的感应装置在建筑内监测到火灾风险,建筑和消防部门监控中心会同时发出警报。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消防局对高层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评估电路、管道、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只有通过消防局验收,该建筑才能被正式销售或安排人员入住。
德国:设置防火专员
防火专员是由企业书面委任并经过特别培训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包括:制定企业防火条例、对工作岗位火灾危险等级进行评判,为有火灾危险的工作流程提供咨询。此外,联邦灾难救助部门通过互联网络、宣传材料、社会活动等形式向民众普及消防知识也是德国消防安全的特色。
新加坡:严堵消防违规设计
新加坡消防安全由民防部队负责。民防部队如发现违反防火规范情况,须要求专业人士修改设计后重新报审,经审查合格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由注册检查员进行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经执照与执法处审查合格后,建筑物才能投入使用。
第三道防线就是保证建筑内部所设置的消防设施正常运转。在消防监督执法人员的检查过程中,督促有关单位安全负责人强化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建设和日常维修管理,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转,持久有效地发挥其防止和减少建筑火灾的作用。特别是对消防设施的管理维护人员及消防安全保卫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工作,确保他们在火灾发生后能够熟练地使用建筑内部消防设施,把消防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高楼着火如何自救?
以下介绍几种较为有效的逃生方式:
一、充分利用高层建筑内部的附属设施进行疏散逃生。人们可以通过室内步行楼梯或消防电梯逃生,但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通常,高层建筑至少应设有两道以上的楼内逃生楼梯,遇有火情普通电梯不能使用时,人们可利用内楼梯进行疏散逃生,一道被堵就从另一道逃生。
二、努力自救或等待救援。工作或生活在高层建筑内的人们,遇火灾时不要轻易跳楼。如果被烟火困在较低楼层(三层以下),可先将室内床垫、被子等软物抛到楼下,再从窗口跳至软物上逃生;或是把床单、窗帘等接成绳,沿绳索悬垂自救。被困在较高楼层时,要将自己充分暴露在容易被发现的地方,等待消防官兵前来救援。
三、逃生尽量向下而不是向上。发生火灾时,要尽可能地迎着火区闯过火带逃向楼下。虽然向下迎着火区闯也有危险,但相对而言,危险性比向上跑要小得多。只有在火势很大,着火点以下楼层完全被封,无法向下逃生时,再考虑往上逃到较为安全的楼层,等待救援。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湿棉被裹身,最好猫着腰使头部尽量贴近地面,必要时匍匐前进。
国外高层建筑消防措施
美国:火警监测系统入户
在美国,包括政府办公机构、商用和民用建筑、学校、医院等在内的各类建筑内均装有与消防部门“点对点”的警报系统,一旦系统的感应装置在建筑内监测到火灾风险,建筑和消防部门监控中心会同时发出警报。在高楼林立的纽约,消防局对高层建筑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查,评估电路、管道、消防疏散通道和消防设备的设计安全性。只有通过消防局验收,该建筑才能被正式销售或安排人员入住。
德国:设置防火专员
防火专员是由企业书面委任并经过特别培训的专业人员。其职责包括:制定企业防火条例、对工作岗位火灾危险等级进行评判,为有火灾危险的工作流程提供咨询。此外,联邦灾难救助部门通过互联网络、宣传材料、社会活动等形式向民众普及消防知识也是德国消防安全的特色。
新加坡:严堵消防违规设计
新加坡消防安全由民防部队负责。民防部队如发现违反防火规范情况,须要求专业人士修改设计后重新报审,经审查合格方可施工。工程竣工后,由注册检查员进行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经执照与执法处审查合格后,建筑物才能投入使用。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