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塑料底材用防咬底银粉漆配方设计
4.助剂的选择
助剂的加入量虽较少,但有时却起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流平剂、附着力促进剂、增硬耐磨助剂等,使用时根据客户对漆膜性能的要求适当选用。如果有些用户需要亚光银粉漆,则配方和制漆工艺尚须有些变动,特别是消光粉的加入。如是后添加,则应选择分散性较好的消光粉,如OK520等;如考虑成本,选用差的消光粉,则需事先高速分散或研磨后加入。当然也可以事先制成消光浆,然后按比例加入,还有的厂家先制好基料,生产时再把铝粉浆分散好后加入。选用聚乙烯类蜡浆作为银粉漆的防沉剂较好,一则防沉,二则有助于铝粉排列。
5.施工注意事项
三分油漆,七分施工!在银粉漆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时的涂料黏度约10~13s(25℃)为宜,当然黏度高一点不容易出现咬底,但会导致漆膜流平不好等病态。喷涂时调节喷枪出气压力可适当大些,这样喷出的涂料雾化较好,涂装后的外观较好;调节的扇形面也应适当大些,这样涂料从喷枪喷出后表面积急剧增大,有利于溶剂快速挥发。喷枪离工件间的距离应在35cm以上,使涂料到达工件表面时大量溶解力强、挥发快的溶剂已经挥发,不会过分溶蚀底材表面。另外,工件注塑过程中,注塑口由于应力和压力的原因最容易出现溶蚀底材现象,也应特别引起重视。喷枪移动可适当快些,出漆量可适当少些,闪干时间再长一点,这样在此就不会出现溶蚀底材的现象,而喷涂时出漆量应保持均匀一致。机械手喷涂时,原则上类同。喷好漆的工件最好不要马上进入烘箱,应表干5min左右再进行烘烤。
6.双组分银粉漆的配方设计
因双组分银粉漆光泽高、硬度高、附着力强、耐候性、耐磨性、耐醇性、耐化学品性好,有的用户要求制成双组分银粉漆,此时配方中则不能加入醇类溶剂,树脂则选用低酸值、低羟值的丙烯酸树脂,这样干燥会快些,此时,纤维素类成膜物可多加些,它能使铝粉很好排列,又能加快溶剂挥发。特别是这类物质中所含的羟基通过与固化剂交联而增进漆膜的综合性能。固化剂的选择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芳香族固化剂,硬度高,溶剂挥发快,不太容易出现咬底现象,同时成本也较低,所以优先考虑选用;脂肪族固化剂,硬度稍差,但耐候性好,成本高,因此只有在特殊场合考虑选用。有更高要求的一些客户则需在银粉漆上罩一层双组分清漆或者UV光油。这时对银粉漆的设计又有不同的思路,除以上原则外,还要考虑上层光油对银粉漆层的附着。因此银粉漆选用的树脂Tg要适中,选用的纤维素类成膜物的种类和用量都很有讲究。纤维素类成膜物用量太多,影响附着;太少,上层清漆的溶剂会渗透下层银粉漆而出现发花、发黑,严重的情况会出现二次咬底。当然上层清漆稀料或单体的选用也有所讲究。如果允许的话,事先喷涂一层单组分浅灰底漆后,再喷银粉漆,咬底问题则可彻底解决。因底漆中颜填料多而相对溶剂较少,且颜填料加入有助于溶剂的挥发而不致咬底。当喷涂上层银粉漆时,颜填料又能阻挡溶剂渗入底材从而避免了咬底现象。
参考配方见表1。

表1参考配方质量分数/%
助剂的加入量虽较少,但有时却起画龙点睛的效果,如流平剂、附着力促进剂、增硬耐磨助剂等,使用时根据客户对漆膜性能的要求适当选用。如果有些用户需要亚光银粉漆,则配方和制漆工艺尚须有些变动,特别是消光粉的加入。如是后添加,则应选择分散性较好的消光粉,如OK520等;如考虑成本,选用差的消光粉,则需事先高速分散或研磨后加入。当然也可以事先制成消光浆,然后按比例加入,还有的厂家先制好基料,生产时再把铝粉浆分散好后加入。选用聚乙烯类蜡浆作为银粉漆的防沉剂较好,一则防沉,二则有助于铝粉排列。
5.施工注意事项
三分油漆,七分施工!在银粉漆的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施工时的涂料黏度约10~13s(25℃)为宜,当然黏度高一点不容易出现咬底,但会导致漆膜流平不好等病态。喷涂时调节喷枪出气压力可适当大些,这样喷出的涂料雾化较好,涂装后的外观较好;调节的扇形面也应适当大些,这样涂料从喷枪喷出后表面积急剧增大,有利于溶剂快速挥发。喷枪离工件间的距离应在35cm以上,使涂料到达工件表面时大量溶解力强、挥发快的溶剂已经挥发,不会过分溶蚀底材表面。另外,工件注塑过程中,注塑口由于应力和压力的原因最容易出现溶蚀底材现象,也应特别引起重视。喷枪移动可适当快些,出漆量可适当少些,闪干时间再长一点,这样在此就不会出现溶蚀底材的现象,而喷涂时出漆量应保持均匀一致。机械手喷涂时,原则上类同。喷好漆的工件最好不要马上进入烘箱,应表干5min左右再进行烘烤。
6.双组分银粉漆的配方设计
因双组分银粉漆光泽高、硬度高、附着力强、耐候性、耐磨性、耐醇性、耐化学品性好,有的用户要求制成双组分银粉漆,此时配方中则不能加入醇类溶剂,树脂则选用低酸值、低羟值的丙烯酸树脂,这样干燥会快些,此时,纤维素类成膜物可多加些,它能使铝粉很好排列,又能加快溶剂挥发。特别是这类物质中所含的羟基通过与固化剂交联而增进漆膜的综合性能。固化剂的选择则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芳香族固化剂,硬度高,溶剂挥发快,不太容易出现咬底现象,同时成本也较低,所以优先考虑选用;脂肪族固化剂,硬度稍差,但耐候性好,成本高,因此只有在特殊场合考虑选用。有更高要求的一些客户则需在银粉漆上罩一层双组分清漆或者UV光油。这时对银粉漆的设计又有不同的思路,除以上原则外,还要考虑上层光油对银粉漆层的附着。因此银粉漆选用的树脂Tg要适中,选用的纤维素类成膜物的种类和用量都很有讲究。纤维素类成膜物用量太多,影响附着;太少,上层清漆的溶剂会渗透下层银粉漆而出现发花、发黑,严重的情况会出现二次咬底。当然上层清漆稀料或单体的选用也有所讲究。如果允许的话,事先喷涂一层单组分浅灰底漆后,再喷银粉漆,咬底问题则可彻底解决。因底漆中颜填料多而相对溶剂较少,且颜填料加入有助于溶剂的挥发而不致咬底。当喷涂上层银粉漆时,颜填料又能阻挡溶剂渗入底材从而避免了咬底现象。
参考配方见表1。

表1参考配方质量分数/%
对于容易出现咬底的塑料在设计涂料配方,特别是稀释剂配方时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考虑,原则上要选择挥发快的强溶剂和挥发慢的弱溶剂配用,根据不同底材仔细测试,最终设计出适合不同底材涂装的涂料。
下一篇:塑料用水性涂料的研究进展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