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研究环氧树脂涂层钢筋混凝土的电化学
图中曲线1、2、3、4分别表示插入深度为14cm、13cm、12cm、11cm的4行铁丝的腐蚀电位变化。由图2可知:在测量的第1天,铁丝的电位均小于-0.28V。根据文献:当铁丝电位在0~-0.28V时不发生锈蚀,-0.28~-0.40V时存在锈蚀可能,而小于-0.40V会发生锈蚀。这表明,在浸泡1d后,铁丝表面的钝化膜都已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铁丝的腐蚀不断在加剧,电位不断地负移。前6天铁丝的电位负移程度很大,而在后3天则趋于平稳,这主要与混凝土的结构有关。由于混凝土内部结构很复杂,每块区域的密实性不一,孔隙数和孔隙大小也各不相同,使得前6天每根铁丝受到的腐蚀程度有着很大的差异性。而随着浸泡时间的不断延续,铁丝周围的Cl-浓度都达到了临界值,16根铁丝的电位图逐渐趋于平稳,使得铁丝后3天的腐蚀电位差距较前6天的要小。
2.2环氧树脂涂层铁丝表面
2.2环氧树脂涂层铁丝表面

铁丝表面涂抹树脂试样的电化学测量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在测量的第1天,第1行铁丝的平均电位就已经小于-0.40V,铁丝都受到了腐蚀,而第2、3、4行铁丝仍处于钝化状态。这主要是由于第1行铁丝离底部的浸入面最近,Cl-到达第1行铁丝最快,吸附时间也最长,使得铁丝上的树脂涂层最快被破坏而引起腐蚀。除第2行铁丝外,其他3行铁丝从第5天开始电位都趋于平缓,到了第7天,电位都有小幅的下降而到第8天时又逐渐上升。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经过几天的浸泡后,铁丝上的涂层逐渐被氯离子破坏,裸露出的铁丝与周围高碱性的混凝土发生了碱腐蚀,形成一层保护膜,使得电位逐渐平缓并有所上升。但由于氯离子的不断侵蚀,混凝土的孔隙液里充满了游离的Cl-,铁丝上刚形成的钝化膜又遭到了破坏,使得电位又出现了下降。
2.3环氧树脂涂层混凝土表面
2.3环氧树脂涂层混凝土表面

图4是混凝土表面涂抹树脂试样中铁丝的平均腐蚀电位随时间变化图。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