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料技术
研究TMS型水性双组分PU的制备
2结果与讨论
2.1TMS型水性双组分PU树脂结构的表征
分别对TMS、亲水多异氰酸酯固化剂、TMS型水性双组分PU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见图1。谱线1为羟基水性多元醇(即TMS),在3380cm-1处为羟基的吸收峰,表明TMS含有羟基;谱线2为亲水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在2265cm-1处为-NCO基的吸收峰;谱线3为表干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体系涂膜,在3380cm-1和2265cm-1处存在-OH和-NCO基的吸收峰;谱线4为实干后的聚氨酯涂膜,-NCO基的吸收峰消失,在3289cm-1和1580cm-1处出现明显的-NH吸收峰,且峰面积增大,表明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固化通过-OH和-NCO基反应形成氨酯键来完成。
2.1TMS型水性双组分PU树脂结构的表征
分别对TMS、亲水多异氰酸酯固化剂、TMS型水性双组分PU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见图1。谱线1为羟基水性多元醇(即TMS),在3380cm-1处为羟基的吸收峰,表明TMS含有羟基;谱线2为亲水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在2265cm-1处为-NCO基的吸收峰;谱线3为表干后水性双组分聚氨酯体系涂膜,在3380cm-1和2265cm-1处存在-OH和-NCO基的吸收峰;谱线4为实干后的聚氨酯涂膜,-NCO基的吸收峰消失,在3289cm-1和1580cm-1处出现明显的-NH吸收峰,且峰面积增大,表明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固化通过-OH和-NCO基反应形成氨酯键来完成。
图1双组分水性聚氨酯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图
2.2TMS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固定亲水改性固化剂的R值为3,中和度为100%,DMPA用量为4.7%,A-B1两个组分中的-NCO/-OH为1.2∶1,按表1配方配制涂料,其性能指标见表2。
2.2TMS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
固定亲水改性固化剂的R值为3,中和度为100%,DMPA用量为4.7%,A-B1两个组分中的-NCO/-OH为1.2∶1,按表1配方配制涂料,其性能指标见表2。

表2TMS双组分水性聚氨酯涂料的性能指标
由表2可知:合成的水性双组分PU涂料物理性能优异,但其耐水性和耐洗刷性较差,是因为合成的固化剂中引入亲水链段和多元醇组分中的TMS能溶解在水中。为了改善耐水性,采用苯丙乳液改性多元醇组分,以期获得良好效果。下面讨论苯丙乳液改性的TMS双组分PU的各因素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2.3R值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保持亲水改性固化剂DMPA质量占4.7%,中和度(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为100%,苯丙乳液(A)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A-B2两个组分中-NCO/-OH摩尔比为1.2∶1,改变A组分的R值(-NCO/-OH摩尔比),按表1配制涂料,其性能见表3。
2.3R值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保持亲水改性固化剂DMPA质量占4.7%,中和度(三乙胺与DMPA的摩尔比值)为100%,苯丙乳液(A)与固化剂的质量比为1,A-B2两个组分中-NCO/-OH摩尔比为1.2∶1,改变A组分的R值(-NCO/-OH摩尔比),按表1配制涂料,其性能见表3。

表3R值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由表3可见:R值增大,涂膜拉伸强度增加,断裂伸长率降低,耐洗刷性增强,是因为R值增大使硬链段比例增大,柔性链节含量降低[6],且R值增大使氨基甲酸酯交联基团含量增大;随R值增大,黏度变小,是因为R值越大,粒径越大,粒子数越少,粒子间距离越大,粒子位移容易[7]。R值对吸水率的影响见图2。由图2可见:吸水率随R值增大而减小,因随R值增大,链段中疏水基团含量增大而亲水基团羧铵盐含量相应减小;另外随R值增加,粒径增加,总粒子表面积减小,也会导致吸水率降低。综合考虑,R值选择3.5较适宜(图2)。

图2R值对吸水率的影响
下一篇:醋-丙共聚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相关文章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