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进入旧版 English

涂料技术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时间:2011-04-20 09:08:30 来源: 作者:小辉 点击:
3.1E-51/E-44比例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由图1及表3、表5的R值可以看出,E-51/E-44(因子A)对涂料的干燥时间、施工性及柔韧性都有较显著的影响。随着E-51/E-44比例的增加,涂膜柔韧性逐渐变差,施工性能变好,而表干时间变长。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这是由于环氧树脂的分子量及粘度的差异性造成的。E-51属于低粘度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脂,无法只通过水分蒸发来达到表干,而必须经过固化反应才能达到表干。而树脂E-44分子量高于E-51,固化剂分子必须从水相中迁移到环氧树脂微粒表面,进而扩散到微粒内部才能反应,仅凭水分的蒸发便可以达到表干。高分子量环氧树脂体系的缺点是成膜性能较差、粘度高,随着固化反应的进行,环氧树脂分散相的分子量和玻璃化温度逐渐提高,使得固化剂分子向环氧树脂分散相粒子内部的扩散速度逐渐变慢。因此,环氧树脂体系随着分子量增大,其成膜性及施工性也降低。

数据表明,采用适当比例E-51/E-44复配的方式,改善了涂料的柔韧性与成膜性,缩短了干燥时间,同时也提高了涂料的施工性。综合上述分析,因子A采用0.6∶0.4为宜。

3.2环氧基与胺氢当量比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表2、表4数据表明,环氧树脂与水性环氧固化剂的比例(因子B)对水性环氧涂料的粘结性能、附着力性能影响明显,对干燥速度的影响也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

由表2、表4数据及图2可以看出,随着胺氢/环氧基比例的增加,粘结强度及附着力随之增加,而表干时间及适用期缩短。这是因为随着胺氢量的增加,固化反应的速度加快,固化交联度增加。综合上述分析,因子B选择1.2∶1为最佳水平。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3.3固化剂的选择

固化剂(因子C)是影响水性环氧涂料性能的最关键因素之一。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应用在室温固化场合,要求在常温下相对于其他固化剂反应快、附着力好。在室温至50℃固化的固化剂多采用多元胺、胺加成物,利用其胺基上的活泼氢与环氧树脂分子的环氧基反应[1]。

本研究选择B-203、B-205、B-206、B-113这4种胺类固化剂进行对比试验,由表4可看出,固化剂对粘结性能的极差R值最大,表明因子C对粘结性能影响显著,其中K1值最大,K2次之,即选择B-203为最佳因子水平。

3.4填料对涂料的影响

填料(因子D)的选择原则是采用低吸油量、细度适中、性能稳定的填料。考虑到水性环氧固化剂呈弱碱性,同时应用在混凝土基面上,应避免采用酸性填料。本研究主要选用云母粉、滑石粉及高铝水泥等作为填料。

由表3及表5的数据作图3及图4。由表3、表5中的R值可看出,因子D对涂料柔韧性能及干燥性能影响最为显著,适量加入能大大缩短干燥时间,提高涂膜粘结强度,同时可降低涂料成本;但过量加入则会大大降低涂层的柔韧性,同时增加涂料的粘度,从而导致涂料施工性能下降。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综合上述分析,因子D选择25或40为佳。本研究中,考虑到环氧树脂组分粘度较高,填料仅加在双组分中的固化剂组分中。

3.5共溶剂

共溶剂(因子E)也是影响涂料粘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表2及图5显示,体系中加与不加共溶剂对粘结性能影响显著,这说明共溶剂在体系中不仅仅是一种稀释剂或溶剂,而且是一种活性成分,对双组分的固化交联反应起到了促进作用。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水性环氧混凝土封闭底涂料的研究

 
加入共溶剂后,使涂料的最低成膜温度逐渐降低,有利于固化凝结成膜。同时,还能调节涂料体系的粘度,改善水性环氧涂料的流平性及施工性。在温度较低的季节施工,共溶剂可起到稀释剂的作用。根据上述数据,共溶剂的添加量以E2(1%)为宜。

3.6其他助剂

在配方体系中,除上述提到的组分,还有抑泡剂、消泡剂、润湿剂等组分。

润湿剂:因为水的表面张力较高,对混凝土底材的润湿性较差,特别是有油脂残余的表面更难以润湿,这时应加入润湿剂来提高其润湿性。

抑泡剂和消泡剂:在水性环氧固化剂组分中,由于胺固化剂的存在,降低了表面张力而容易夹带空气,涂料配制和施工也容易带入空气,因此配方中要加入抑泡剂和消泡剂。通常在分散前加入抑泡剂,分散后再加入消泡剂,这样才能使底涂料在涂装时形成平整的涂层[2]。

4·结论

综合上述讨论分析结果,选择A2B1C1D2E2及A2B1C1D3E2因子组合符合性能设计要求,但考虑到成本的因素,以配方A2B1C1D3E2为最佳配方。


 




 
关键词: 水性环氧混凝土
发布评论
  • 验证码:

热门论坛

进入论坛